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北京会谈开始正式讨论“控制军备扩张”的消息,瞬间引爆了欧美亚的各路媒体。e看

英法的左翼,以及美国根深蒂固的孤立主义传统之下的中下阶层,对于战争始终抱有警惕。正如报刊上娓娓道来的一样,他们坚信战争是掌握国家和控制生产机器的财阀政客们的盛宴,而流淌的首先是工人农民子弟的血。

在欧美,反战最为积极的左翼阵营首先掀起了“支持中国”,“和平万岁”,“要面包不要大炮”,“要贸易不要战舰”的热cháo,而中国的形象,也从右翼民族主义者们精心打造的“斯巴达式军事帝国”摇身一变成为了“致力于恢复传统光荣的古老文明”,“世界和平的虔诚祈祷着和忠实维护者”,“弥合文明社会裂痕的负责任的新成员”。

无论“北京和会”之上各方如何心怀鬼胎勾心斗角,至少郑宇的主要目的已经达到:中国的国际形象得到极大改善,在欧美民间的声望与日俱增——

从战争的危局中走出来的欧洲各国,终于可以松一口气,恢复到原本的纸醉金之中。

以精心策划的皇帝婚礼为引爆点,中国商品的热cháo在世界各地此起彼落,经久不息。

大婚之后不久,国际奥委会宣布,由于1908年奥运会的主办方意大利罗马市出于财政困难放弃承办1908年奥运会(史实),经过友好协商,中国北京将接替罗马市承办1908年奥运会。

与此同时,国际奥委会还欣然宣布。已经与中国皇家智胜广告集团达成合作协议,将未来一百年的全部广告代理权转让与智胜广告,而后者向国际奥委会每年支付十万英镑,并将广告总收入的百分之十支付于国际奥委会作为运营资金,百分之二十支付于召开奥运会的城市。

这个时代的国际奥委会还是个姥姥不亲舅舅不爱的角sè。

1904年的美国圣路易斯奥运会受到了空前的冷遇。开幕式和闭幕式上。举办国美国的罗斯福总统和国际奥委会主席顾拜旦都没有出席,而参加本次奥运会的国家甚至只有十四个(历史上是十三个,多了一个当然是中国)。也是奥运史上最少的一次。美国的圣路易斯市政fǔ原本承诺派船接送欧洲选手,结果随着经济危机的蔓延变成了空头支票。

远隔重洋,旅费昂贵。再加上亚洲三国对峙。战争随时爆发,欧洲只有七个国家,共41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甚至很多国家的选手只是侨居美国的侨民或者留学生来代表本国参赛。

圣路易斯当局对比赛的态度也很草率,比赛场馆过于简陋,而见钱眼开的市政fǔ更希望把奥运会办成滑稽讨喜的杂耍,以便其同时举办的商品博览会销售商品。比赛场上观众寥寥,连主会场的田径比赛观众都只有两千人。比赛过程中。甚至还发生了马拉松选手中途搭乘汽车,骗取了金牌的事情,让人哭笑不得。

这个时代的奥运会实在缺乏影响力。国际奥委会的运转甚至只能依靠主席顾拜旦的个人财产,而举办国也没有多少经济利益可言。反倒要承担过于高昂的费用。在另一个时空的历史上,1908年奥运会由于罗马市政fǔ财政紧张而突然没了主办地,最终还是富甲天下的英国接手,把奥运会和1908年世界工业博览会一起举办,并从此大大提高了奥运会的影响力。

现在,由于中国的加入,捉襟见肘,落魄不堪的国际奥委会终于有了底气。

中国方面承诺,1908年的北京奥运会将是有史以来最成功的一届奥运会,并将“向全亚洲直播”(如果有收音机,且能收到遥远的无线电信号)。

中国还宣布了雄心勃勃的计划:将足球,篮球,bāng球,橄榄球,板球,马球,马术,散打,刀术,拳击,摔跤等项目加入奥运会,并承诺比赛场馆将“非常专业而现代化”。

足球纳入奥运会,引起了国家足球联合会的注意。

这个由比利时、法国、丹麦、西班牙、瑞典、荷兰和瑞士倡议,1904年成立于法国巴黎的国际体育组织,现在还没有多大影响力。尽管1905年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爱尔兰足球协会宣布加入国际足联让其声势一震,但还不过停留在一个组织些国际比赛交流的松散组织上。

由于和法国关系微妙,中国之前并未加入国际足联,而是一直独立运作自己的中国足球联合会,组织国内比赛,并且在战后迅速成立了亚洲足球联合会,总部设在上海。「域名请大家熟知」

作为“和平”攻势的一部分,中国足联提出了“改组计划”,即原国际足联改组为欧洲足联,和亚洲足联一起成立“国际足联”,总部设在中国。

英法自然不会同意这样一个方案,但对于欧亚两大足联合并的提议却很感兴趣,坚持在已有的“国际足联”基础上吸收亚洲足联,总部还是放在瑞士。

扯来扯去,最后选择了一个折衷方案:国际足联改名欧洲足联,两大足联联合设立一个协调机构,暂名为国际足联,主席由两大足联轮流提名,集体表决,每八年轮换一次。在中国商界的银弹攻势下,国际足联的第一任主席由原中国足联副主席赵家麟出任。在赵家麟的主持之下,国际足联通过了一系列组织规定,国家足球比赛分级体制,裁判体制,并成立了专门小组,对国际足球比赛规则进行统一规定。

在赵家麟等人的倡议之下,也是响应中国方面的“和平”口号,国际足联决定在1910年召开第一届世界杯足球赛,比赛地点安排在中国。

有郑鹰等人在。自然不可能再让篮球和另一时空的历史一样,一直到1892年初才由美国的詹姆斯?奈斯密斯博士发明。早在安南时期,郑鹰等人已经在其割据地区推广足球,篮球,排球。bāng球和橄榄球等运动,由于所需场地和人员较少,篮球在军中和民间都最为普及。

到了南洋时期。篮球比赛已经成了重要的娱乐活动,并于1886年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篮球锦标赛”。成立于1885年的中国篮球联合会,在1906年正式升格为亚洲篮球联合会。下属成员包括中国篮联。朝鲜篮联,日本篮联,琉球篮联等,声势浩大。

趁热打铁,中国方面拉着德国,奥地利,意大利,芬兰。瑞典等国成立了国际篮球联合会,体制仿照国际足联,也是轮值主席制度。总部在北京和柏林之间轮换。

第一届国际男篮锦标赛定于1909年在北京举办,各成员国也都开始摩拳擦掌选拔队伍。对此德皇信心十足。因为自从此人第一次亲自上场试验比赛之后,就直接宣布这项运动“非常适合日耳曼人”。

道理也很简单,任何人看一下日本人和德国人的身材,几乎已经不需要再看比赛就可以预知结果了。

几个国际性体育协会的成立,国际体育比赛的敲定,中国风越刮越劲,某些欧美右翼试图妖魔化中国,煽动黄祸恐惧的努力也自然走向破产。

按中国方面的表述,“以体育比赛分胜负”,“以和平的方式解决争端”。对其他民族的妖魔化宣传,都敌不过面对面的交流。

这一股国际体育运动热cháo之后,紧接着就是文化交流的热cháo。

在郑宇的理念中,一个国家对其他国家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影响力,根源在于文化上的亲和。前边的组合拳,目的是逐渐消融中国猝然崛起在传统列强中引发的恐慌,通过各种媒体上的文宣,生活中的渗透,让欧洲人接受中国的存在,使他们习惯于中国的声音。而接下来的文化牌,目的则是使这些或明或暗地相信“欧洲文明中心论”,“白人至上论”的白人们逐步接受“中国是文明先进的国家”,“中国人是文明人”,“中国是文明社会中的重要成员”这些事实,从而把“敌我矛盾”逐渐转变为“同阵营内部摩擦”,以消饵欧美对于中国的本能敌意和疏远,打消他们在仇华宣传之下对中国商品的抵制。

在欧洲推广中国文化的先锋,正是那位著名的辜鸿铭。

辜鸿铭本名辜汤生,字鸿铭,出生于马来西亚的英国种植园,父亲是福建华侨,母亲是葡萄牙人。由于种植园主布朗夫fù没有子女,就将辜汤生收为义子,并且将他带回了英国。辜汤生自幼聪明,尤其在语言和文学领域甚有天赋,先后就读于爱丁堡大学和莱比锡大学,后来又回到中国苦学国学经典。自1883年开始在《字林西报》上宣传“中国文化”以来,他撰写《中国札记》,翻译中国国学经典,在西方引发了极大轰动。

1895年中华帝国肇建,中国开始走上国际政治舞台,欧洲开始用hún杂着恐惧与好奇的复杂目光注视着这个东方大块头。尽管嘴上喊着黄祸,但利益却是实实在在的。很多欧美精英分子如饥似渴地吸收着有关那个新帝国的知识。尽管英文教师出身的郑鹰也做过很多引进来,走出去的文化交流工作,但他的身份决定了他并不能直接投入太多精力,而精通东西方文化历史的辜鸿铭就是最好的载体。

秉承来自帝国皇帝的意志,辜鸿铭成为东方文化的形象大使之一。

击败法国,收复安南,兰芳,收回主权,统一国家,战胜日本,让这个国家的上上下下在面对欧美之时更加自信,也更加从容。


页面连接:http://www.cy-99.com/view_0_r4iir/219q4lf2.html

新笔趣阁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耽美小说网正经小说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